• <ul id="6oqe2"><sup id="6oqe2"></sup></ul>
    
    <strike id="6oqe2"></strike>
    <ul id="6oqe2"></ul>
  • 返回首頁

    細雨梨花發(fā) 春風在枝頭 ——品讀韓振剛的中國畫藝術(6)

    時間:2017-03-14來源:韓振剛 作者:韓振剛
    原始圖片 上一頁 下一頁 自動/暫停播放
    山水畫與人物畫比較,造型的要求似乎降低了,但是在自我面貌的開掘、當代意識的凸顯等諸多方面,比人物畫還有難度,因為傳統(tǒng)太深厚,山水樣貌千年不變等因素,都加大了創(chuàng)新的難度。對此,韓振剛有清醒的認識:首先必須拋棄程式化的圖示和筆墨,代之以方法的改進。為此,他走進自然大量寫生。在寫生過程中,人與自然相互作用,促成全方位、多層面的信息流通,畫家處于創(chuàng)造性的觀察、體驗和表達之中,寫生在解決心物關系,在觀察、發(fā)現、表達等方面發(fā)揮調節(jié)和激活作用,將傳統(tǒng)山水畫的類型典型轉化為一定意義的個性典型上(比如:實地性,具體的寫生地域性等均是尋求個性典型的方式)。類型典型趨于集中性、概括性、理想性,也難免公式化、概念化,寫生則能突破概念化并為個性化處理積累藝術經驗,突破把人和自然囿蔽于習以為常的感知形式中的困境,突破阻止新形式產生的傳統(tǒng)模式和理性框架,從而使山水創(chuàng)作獲取新的維度與契機。
    ------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最新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
    發(fā)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
    請自覺遵守互聯(lián)網相關的政策法規(guī),嚴禁發(fā)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動的言論。
    評價:
    表情:
    用戶名: 密碼: 驗證碼: